中文  丨  English

搜索

Copyright ©2018-2024  HONGBAOLI GROUP CO., LTD.  苏ICP备05044871号-1

官方微信

>
>
>
媒体看红宝丽:“小车间” 里走出“小巨人”

资讯详情

媒体看红宝丽:“小车间” 里走出“小巨人”

南京日报综合版(A3) 
 

 
    10月6日,南京日报综合版(A3版)刊登《“小车间”里走出“小巨人”——红宝丽在化学新材料细分领域延伸产业链》文章。
正文如下
    崛起于“洋货”独霸天下的年代,度过六成订单“瞬灭”的生死危机,抵抗住了成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诱惑……始创于1987年的红宝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5年来始终深耕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领域,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占据行业前列。
   “现在中国的每三台冰箱中,就有一台使用的是红宝丽生产的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红宝丽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芮益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变废为宝”进名厂,“小车间”逆袭“借名扬名”
    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是一种良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冰箱冰柜、建筑保温等领域。其中,冰箱市场是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应用的高端领域,也是我国聚氨酯应用规模最大的市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的技术和市场被少数几家跨国公司垄断,国内生产厂家极少,因技术不过关、产品质量不稳定,在冰箱等中高端应用领域,客户宁可花高价进口也不用国产货。”芮益民对往日情景仍记忆犹新。
    红宝丽的前身为江苏省高淳化工总厂下属的聚氨酯泡沫分厂,本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车间”。1989年,在原南京钟山化工厂帮助下,成功开发出国产化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年产1500吨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装置也于同年建成投产。
    在“洋货”独霸天下的年代,国货如何打开市场?红宝丽制定了“名品进名厂”的销售策略。
    上世纪90年代初,“苏州香雪海”稳坐国内冰箱行业第二把交椅,红宝丽锁定“大牌”,六下“香雪海”。“一开始连大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推销产品了。”红宝丽办公室主任刘秀珍回忆说。
    机缘巧合下,红宝丽得知“香雪海”仓库积压了一批质量问题无法使用的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面对这堆“废料”,红宝丽“毛遂自荐”尝试技术转化,并承诺对方“你们用得上就用,用不上的话成本算我们的。”
    最终,红宝丽凭借自身技术,让“废料”成为可用原材料,“变废为宝”成功为客户挽回了不少损失。自此,红宝丽成功进军“香雪海”,打响了“借名扬名”的第一枪,全国订单纷至沓来。
    2007年9月,红宝丽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为我国聚氨酯硬泡聚醚领域的首家上市公司。
 


(红宝丽聚氨酯产业基地)


    一夜间失六成订单,技术创新迈过“生死危机”
    企业发展往往并非一帆风顺,红宝丽就曾面临一次“生死危机”。
    2001年,国内某大型企业集团突然停止合作,导致红宝丽瞬间丢失60%的订单,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如果就此偃旗息鼓,只有死路一条,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做。”刘秀珍依然记得当时公司高层会议上,芮益民给大伙鼓劲的话。随后,红宝丽“丢大抓小”,先后与美的、海信等当时白电行业的新生力量达成战略合作,携手共进。
    想要度过危机、被市场认可,关键还在于过硬的技术实力。
    红宝丽建立了“研制一代,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技术创新体制,具有聚氨酯硬泡领域的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行业领先的快速脱模、多元发泡、生物基多元醇合成等技术,并开发了切合市场需求的环保型、功能型硬泡组合聚醚,满足客户降本增效、环保节能、产品综合性能提升等需求。
    在冰箱生产过程中,“注料”是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将液态的聚合异氰酸酯和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注入箱体,经过化学反应后脱模,形成聚氨酯硬泡保温层,对冰箱的节能与保温隔热起关键作用。
    有冰箱厂家为提高生产效率,提出缩短脱模时间的需求。“原来的脱模时间约3分钟,为精准满足客户需求,我们研发出了快速脱模技术,将脱模时间缩短至一分多钟。”刘秀珍说。
    技术创新优势迅即转化为各客户端的竞争优势,红宝丽不仅快速度过了生死危机,更迎来快速发展。目前,红宝丽业务涵盖美国、德国、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客户有博西华、伊莱克斯、美的、海信等知名家电制造企业。

 

 
(红宝丽研发人员正在实验室工作)


    抵御做房地产商的诱惑,孕育单项冠军和“小巨人”
   “如果当年我们进军房地产市场,可能会赚一点钱,但肯定没有现在的红宝丽。”芮益民说。
    2012年,红宝丽按照地方政府规划,搬迁至高淳区高新技术经济开发区,原厂拆迁后,当地政府希望红宝丽能自己开发。彼时正值房地产最火热之时,诱惑满满。“当时,房地产领导班子、员工都组建好了。”刘秀珍说。
    芮益民斟酌良久,最终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对大家说:“我们做聚氨酯行业,是因为懂这行,可房地产行业,我们却不懂。”
    坚守“工匠精神”,聚焦战略是红宝丽取得成功的制胜武器。目前,红宝丽已明确“一核两翼”发展战略,即以环氧丙烷为核心,聚氨酯业务和醇胺业务为“两翼”。
    深耕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领域,始终不变对技术创新的专注度,成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制冷设备中的大量氟利昂释放会破坏大气臭氧层,上世纪90年代初,红宝丽就着手研制隔热保温发泡材料中氟利昂替代的新技术并获得成功,此后持续推进低氟——无氟聚醚的技术迭代。”刘秀珍说。
 


(红宝丽异丙醇胺产业基地)


    延伸产业链,开发出异丙醇胺下游产品及醇胺类精细化学品,并于2004年在南京化工园区落地红宝丽醇胺化学有限公司,掌握了连续法超临界零排放制备异丙醇胺的自主知识产权,现有年产9万吨异丙醇胺生产装置,产品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2021年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15年,红宝丽瞄准重要原材料环氧丙烷,公司史上规模最大的投资——环氧丙烷项目在江苏泰兴开工,并于2019年投产,成为国内首台套CHPPO法制环氧丙烷生产装置。
 


(红宝丽环氧丙烷产业基地)


   “我们与国际上最好的技术团队合作,对环氧丙烷的技术不断优化,目前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开展脱瓶颈项目改造,以提升装置运营效率和产能规模,不仅可满足红宝丽自身原材料供应,还可对外销售。我们还致力于新工艺的技术转让,助推环氧丙烷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刘秀珍告诉记者。
 

相关附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